一、 秤體部分:
1、 看一下現場秤體是否有物料卡住的地方,傳感器上下安裝螺絲是否有松動,
2、 托輥是否轉動靈活,若是槽形托輥,皮帶空轉時中間托輥必須全部旋轉,用細線繩拉一下秤區前后共12組托輥是否在一個水平面內,并且高于其它固定輥1-2mm左右。秤區前后三組托輥內不得有調心托輥及擋偏輥。
3、 測速滾輪是否運轉正常,從儀表“重量、速度項”查看速度是否正常。
二、 稱重傳感器
1、 電子皮帶秤測量傳感器電阻:將傳感器接線從信號變送器拆下,測量傳感器輸入電阻(紅、黑)380±30歐姆,輸出電阻(綠、白)350±3歐姆。注意不要帶電測量。
2、 如果以上電阻正常,重新接好線,上電,帶電測量,先測量傳感器的供橋電壓(直流5V),然后測量傳感器輸出,在測量時與傳感器對應的拔動開關拔下,這樣可以分別測量每只(最多四只)傳感器的輸出(直流mV級,根據傳感器的靈敏度及供橋電壓不同,最大輸出電壓為15mV)。把每一只稱重傳感器逐漸放松,看輸出是否從大到為零。然后恢復到以前狀態,重復另外幾只操作,這樣可以看出傳感器受力與不受力時的變化,是否是傳感器損壞導致的稱量不正常。
3、 如果以上操作都正常,把多只傳感器輸出調平衡,每只傳感器之間最大差值不大于0.4mV。注意:調整完畢后把控制每只傳感器的拔動開關打開,不使用的拔動開關拔下關閉。否則可能影響控制精度。
4、 若以上都正常,稱量仍不準確,則可考慮是線路板元器件的問題。
三、 測速傳感器:
1、 先看一下儀表或工控機的速度顯示是否穩定正常,若不正?;驗榱?,看皮帶是否已啟動,測速滾筒有無丟轉現象。
2、 若正常,再檢查編碼器的安裝情況,打開測速編碼器外保護罩,看看編碼器聯軸節是否聯接正常,編碼器線是否有損壞,測速滾筒旋轉時編碼器軸是否運轉良好。
3、 如果以上一切正常,速度仍不穩定,可考慮是編碼器損壞或線路板元器件有問題。
如果以上幾項都正常,則可以在調試程序中動態跑零點,跑零時間必須是電子皮帶秤運行整圈數時間,最少二圈以上,最少跑二次,看一下兩次的變化,如果以上幾項正常,零點值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。注意跑零點時,皮帶上不能有物料,不能接觸皮帶或秤體。注意:跑完新零點后,若感覺正常要進行確認操作,否則儀表仍是老零點。
五、 校秤:
跑完零點后,就可進行校秤,修改“參數”項里的流量系數,具體計算公式為:新流量系數等于:(實際重量值/儀表顯示值,再乘以老的流量系數。)在顯示儀表里直接修改即可。
六、 日常維護:
一般情況下,如果條件允許,電子皮帶秤每天跑一下零點,每10天或半個月校一下秤。最少每三天也要跑一下零點,每個月校一次秤,秤區應保持清潔。
?
(聲明:文章來源于網絡,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更正或刪除)